8月2日,在东新农场公司食用菌种植基地的出菇房内,一朵朵圆润饱满的秀珍菇从菌包中探出头来,散发着秀珍菇特有的芳香。
“今年上半年,我们已将食用菌的单包产量从2.76两提升至4两,下一步将持续提升单包产量至4.5两,抢占省内秀珍菇市场。”该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,东新农场公司自主培养组建技术团队,利用智能温控菇房,探索秀珍菇高效栽培技术,推动“一场一品”工作。
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将符合采摘标准的秀珍菇剪下。蒙美顺 摄
从育种、制包,到接种、养菌,“一朵菇”的故事折射了海垦产业的加快转型升级。作为全省最大的国有农业企业,今年以来,海垦集团始终坚持农垦姓“农”,围绕《关于持续深化海南农垦改革推进农垦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聚焦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,持续推进“一场一品”战略,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,优化全产业链,打造现代农业大基地、大企业、大产业,力争成为农业行业标杆企业。
推进“一场一品”
做大做优做强自营基地
在东路农场公司九队文昌鸡橡胶林下养殖基地,一只只毛色鲜亮、体型健硕的文昌鸡或悠闲地觅食、或漫步于橡胶林间,一幅充满生机的田园画卷跃然浮现。
海垦东路文昌鸡。蒙美顺 摄
“文昌鸡是当地的特色产业,产业基础好,品牌美誉度高。”东路农场公司经营规划部部长谢茂雄介绍,去年以来,东路农场公司持续推进“一场一品”战略,探索盘活4000余亩联营胶园,发展文昌鸡产业,目前已搭建了30个鸡棚,陆续引进15万只鸡苗进行养殖,已出栏12万只,存栏3万只,截至目前累计产值达478.5万元。
不仅如此,今年4月,东路农场公司与海南大学签订合作协议,共同研发包括配套体系、肉品评价中心、东妃鸡新品种研发和专利等,同时将投资建设文昌鸡智能化养殖场。
做大产业基地,离不开规模效应。不仅是东路,聚焦经营发展,不断扩大自营基地规模,在海垦各农场公司均有鲜明体现。
红华农场公司立足特色产业发展,以泰国青柚为主导产业,已全部完成636亩泰国青柚种植,并积极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合作,共同推进泰国青柚优质丰产模式研究与示范。
红昇农场公司积极推进1200亩榴莲蜜基地建设,其中第一期600亩榴莲蜜已于去年12月种植,第二期600亩备地工作于今年6月完成,进入项目招标阶段。
红明农场公司陆续投入500多万元对607亩“妃子笑”荔枝实施高位换冠技术,将果树品种快速更新,改种成“桂早荔”及“仙桃荔”早熟荔枝品种,不断优化荔枝种植结构,并计划在未来打造1000亩规模化早熟荔枝示范基地。
……
从南到北,从东到西,海垦集团以“一场一品”战略为切入点,统筹推进自营基地建设,涵盖荔枝、菠萝蜜、火龙果、榴莲蜜、龙眼、绿橙、芒果、咖啡、茶叶、红橙等10余种热带高效作物的规模化、标准化种植。
强化科技赋能
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
站在云雾氤氲的茶山俯瞰下方,一排排嫩绿的茶树沿着山坡拾级而上,翠绿溢目。
这里是海垦热作产业集团乌石三十三队马蹄岭100亩智慧茶园基地。
只见高挂着的摄像头、匀速旋转的气象设备和虫情监测系统,如天网密布,一刻不懈怠地监视着茶园的“风吹草动”。
智慧茶园基地。海垦热作产业集团供图
“有了这些数字科技,就等于为茶园装上了‘最强大脑’。”智慧茶园相关负责人表示,茶园应用了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服务等新技术,对田间的环境、天气、苗情、虫情、水质等实时监测预警,让传统有机茶叶种植、生产变得“高大上”。
“新”,正成为海垦高质量发展赛道上的主题词。
“传统产业升级正催生新的动力。”海垦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,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。海南农垦旗下产业众多,涉及领域广泛,依托海垦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科技创新氛围,根据不同农业生产场景的需求和产业特点,通过平台建设,以数字化技术应用推进产业转型。
拥抱数字化,海垦各产业正在提质升级——
海南橡胶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,自主研发橡胶智慧收购平台,着力解决收胶现场人工登记效率低、易出错的问题,简化流程,结算过程公开透明,让利胶工、胶农,提高生产积极性。
海垦热作产业集团旗下母山咖啡公司以数智科技为抓手,引入了智慧种植系统,工作人员可在手机上实时掌握咖啡园中的空气温度、湿度、大气压、降雨量,以及土壤的含水量和养分含量情况,实现农事管理的效率提高。
海垦草畜产业集团以科技为依托,采用智能化养殖系统,彻底颠覆传统的蛋鸡养殖和鸡蛋生产模式,进一步推动我省禽畜养殖模式实现从粗放到精细、从零散到规模、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跨越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,海垦集团从顶层设计着手,制定科技创新管理规定、科技创新奖励办法等制度,安排3.3亿元攻关天然橡胶、南繁种业、农产品加工等科研项目,推动智能割胶研发应用和胶园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,为海垦产业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核心竞争力蓄势储能。
“链”上发力
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
一个农产品,从田间到舌尖,需要经历多个日夜交替,更体现了全产业链的功劳。
今年以来,海垦集团以“一场一品”战略为抓手,坚持“链”上发力,聚焦补链延链强链,不断夯实海垦热带高效农业产业链基础。
七仙岭全球热带水果博览中心内的苗圃基地。林春干 摄
补链——组建省级种业企业海南南繁种业集团,扛起种业振兴国企担当;建成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和2万亩覆盖全岛的育种基地;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基本完成建设并顺利实现运营,入驻南繁生物育种专区试验单位增至60家,试验面积逐年增长;推广“新奇特优”品种,建成七仙岭全球热带水果博览中心(一期),大力发展天然橡胶、优异热带水果、油茶等热带作物种苗业务。
延链——海垦猪业公司推进肉联食品、饲料加工项目设计优化等前期工作,探索开展肉食品加工业务;海垦商贸物流产业集团在三亚建设并运营热带果蔬全程冷链基地,并逐步建立全省田头冷链骨干网,构建辐射全岛的“1+8+N”三级冷链网络体系。
强链——海南橡胶落实天然橡胶“五个一”建设,持续增强橡胶生产能力;海垦热作产业集团用好现代科技手段,将启动胡椒和咖啡加工厂的升级改造,提升农产品附加值,推动海南胡椒、咖啡产业向更高层次、更广领域发展。
今日的海垦,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,向“新”发力、“链”式布局、聚“链”成群,具有海垦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加速成型。
来源 | 海南农垦报
记者 | 林倩 通讯员 吴川言
» 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琼B2-20070017-6 HSF Copyright @2020, All Rights Rese
企业邮箱: 3538774633@qq.com
联系电话: 0898 -68580160